学会动态

第四届“中国保险业人才培养研讨会”在西南财大召开

6月17日,由中国保险学会和西南财大共同主办的第四届“中国保险业人才培养研讨会”在西南财大光华校区住友苑召开。中国保险学会和国内近30所高校专家学者、多家公司高管及西南财大保险学院校友代表围绕“高校保险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质量提升面临的新挑战”主题开展了深入交流与研讨。西南财大保险学院执行院长陈滔教授主持了开幕式。

图片1-001.jpg

西南财大副校长张邦富教授代表学校在研讨会上致辞,他欢迎与会专家学者到西南财大指导工作,并介绍了西南财大的深厚历史与保险学院办学的特色优势,指出在经济新常态和互联网时代下,加强高校保险教育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图片2.jpg

中国保险学会冯占军副秘书长代表中国保险学会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他分析了在建设保险强国背景下保险人才对行业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出改进和完善我国保险人才教育体系的建议。

在主旨演讲中,山东财经大学校长卓志教授从国家政策、行业需求、高校改革发展的背景出发,描述了保险高等教育的新生态,并提出推进高等保险教育改革发展的策略建议。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保险系主任魏丽教授、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李晓林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党委书记黄薇教授、西南财大保险学院副院长王凯副教授等围绕保险人才培养、保险专业学院建设与挑战等主题发表演讲。

在大会研讨环节,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监事周立生、建信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总精算师曾旭、中华联合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信用保险事业部常务副总经理邬润龙、中华联合重庆分公司杜仕奇总经理,重庆大学黄英君教授、安徽财经大学李加明教授和兰州财经大学庞楷教授,以及特邀创业校友杨烈总经理和周皓经理围绕保险实务对人员素质的要求、互联网保险的发展趋势与挑战、保险业发展与人才培养、创新创业教育等内容与参会专家学者进行热烈讨论。南开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刘玮教授、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保险与精算学系副主任潘国臣副教授、兰州财经大学庞楷教授分别主持了主题演讲和研讨环节的讨论。 

图片3.jpg

本次会议是在我国从保险大国向保险强国转变、行业对保险人才提出更高要求的背景下召开的,与会专家学者从时代变革、国内保险业发展、保险教育创新、保险行业需求等维度就保险人才培养取得了新的共识。中国保险业人才培养研讨会自2011年以来已成功举办四届,大会的召开打造了保险人才培养经验交流、教育教学思想讨论、保险教育创新的平台。

 

下面是中国保险学会副秘书长冯占军在第四届“中国保险业人才培养研讨会”上的致辞: 

尊敬的张邦富副校长、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各位嘉宾:

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出席第四届“中国保险业人才培养研讨会”,在此谨代表中国保险学会向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西南财经大学是一所具有深厚历史积淀的学校。1983年在国内率先成立保险教研室并开设保险专业、招收金融学(保险方向)硕士研究生,在中国保险教育的起步和初创阶段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西南财经大学保险学院成立于1997年,是国内普通高校中首家独立的保险学院,开创了保险高等教育学院架构之先河。特别是,自2011年起,包括本届在内,已举办四届中国保险业人才培养研讨会,为推动中国保险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保险业是一个人才、知识密集型行业,对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要求很高,因此,构建高水平、高质量的人才教育培养体系,始终是行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命题和基础性工作。尤其是,当前中国保险业已经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特殊发展阶段,对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具体体现在:

一是保险机构数量快速增加,对人才数量的要求急剧膨胀。根据保监会网站披露的信息,开展业务的财产险公司和人身险公司,2010年底分别有53家、61家,2015年底分别增加至73家、75家,2017年4月进一步分别增加至83家、81家,合计比2010年净增加50家。保险机构数量的快速增加产生了旺盛的人才需求,并催生了一轮又一轮的人才抢夺战,各家保险公司都使出浑身解数“抢人”,有的出巨资在媒体刊登招聘广告,有的通过猎头公司“撒网捕鱼”,有的干脆由公司高层亲自出面“挖角”。根据保监会的统计,今年一季度,保险从业人员总数已经超过800万,其中职工113.81万、保险营销员697.45万,再创历史新高。

二是实现由保险大国向保险强国的转变,对人才质量的要求大幅提升。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吹响了实现由保险大国向保险强国转变的历史号角,2016年8月保监会印发的《中国保险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对实现由保险大国向保险强国转变进行了总体部署。这标志着,我国保险业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已全面进入由大变强、创新发展新的历史阶段。建设世界保险强国,急需大批高水平、高质量的国际化经营管理人才,这样的人才从哪里来?无疑,主要的还是要从我们急需打造的世界领先的教育培训体系中来。

三是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给培养复合型保险经营管理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当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商业模式不断变革的年代,保险公司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既要维持和扩大传统业务的经营规模,又要深刻挖掘潜在市场需求,不断突破可保的技术边界,用创新的方法为新型风险承保;既要不断优化现有的技术手段,又要充分挖掘金融科技的巨大潜能,在有效规避风险的同时,将大数据、云计算、车联网、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运用到保险经营管理中。在这样一个复杂、深奥而又不乏刺激的年代,如何培养复合型、高层级的经营管理人才无疑成为严峻挑战。

显然,与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保险业发展的要求相比,目前我们的人才培养尚存在不少问题,保险教育和职业培训还不能很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以致现阶段不仅高层级专业人才总量不足,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也亟待进一步提高。

人才乃兴业之本。人力资源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直接决定了行业的兴衰成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才越多越好,本事越大越好。知识就是力量,人才就是未来。要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科技创新最优先的位置,改革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等机制,努力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习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建设世界保险强国给我们的保险人才培养工作,既提出了很高要求,也提出了严峻挑战。为促进我国保险人才培养体系的进步和完善,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第一,组建权威的学科建设与发展研究课题组,对我国建设世界一流的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科进行深入研究。研究内容应包括课程体系、理论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等各个方面,拿出具有学科前瞻性、世界引领性的改革方案,推动我国的保险学历教育、基础教育实现一次脱胎换骨的变革。建议由中国保险教育论坛理事会、中国保险学会保险教育专业委员会广泛动员学界、业界的专家力量,大力度推动课题研究工作,为下一步推动打造世界一流的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科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整合业界培训资源和力量,搭建一个行业性的高水平、高质量的保险职业教育和培训平台。平台建设的内容应包括贯通学界和业界的高水平讲师队伍、包括基础性培训教材和各种学习资料在内的课程资料库、符合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和现实要求的培训项目及课程体系、与国外保险教育培训体系进行深度对接的畅通机制与渠道。建议各家保险学术团体、社会组织和高等院校、保险机构、高端智库加强协作,共同推动和搭建这一面向全行业的高水平、高质量的教育培训平台。同时,为了加强学界和业界的沟通交流,建议进一步强化西南财大组织召开的中国保险业人才培养研讨会,同时在两年一度的中国保险教育论坛中设置专门版块,为学界、业界在教育培训方面进行深度交流对接提供机会。

第三,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资格认证体系,为中国保险教育培训的发展培植新动力、提供新动能。权威的、具有国际影响的资格认证体系是建设学习型行业、学习型组织的重要推动力量。中国的保险教育发展历史不长,尚未形成足够的学术底蕴和培训实力,致使完善的行业资格认证体系迟迟未能建立。然而,我国早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目前也已成为世界第二保险大国的现实,在呼喊着我们自己的保险资格认证体系。为此,建议在加强保险精算资格认证的基础上,充分借鉴英国皇家保险学会、澳新学会个人会员资格认证的经验,以中国保险学会推出个人注册会员资格认证为突破口,加快我国保险资格认证体系的发展,逐步打造属于我们中国自己权威的、具有国际影响的保险资格认证体系。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当前的中国是一个创新发展、追求梦想的国度,是一个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国度,是一个飞跃发展、大步前行的国度。在这样的时代洪流面前,我们的保险人才培养工作要以高度的使命自觉和责任担当,紧跟时代步伐,筑人才孕育之巢,肥行业发展之壤,为加快推动由世界保险大国向保险强国的转变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

最后,预祝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